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芜湖大项目校园招聘会成功举办
发稿:章莉娟 审核:王英 发布日期:2012-11-01 点击次数:
由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的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芜湖大项目校园招聘会,26日在芜湖职院图书馆广场举行,约110家企业、芜湖职院61个专业的6771名大三学生及本市其它高校的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招聘会。招聘会现场人山人海,招聘和应聘双方密切接触洽谈,让许多学生和企业都满意而归。
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相对严峻
约110家企业的宣传板、招聘台整齐铺开,加上蜂拥而至的大学生们,将芜湖职院图书场广场挤得满满当当,现场十分壮观。面对此景,芜湖职院党委袁副书记对记者说,真的感谢这么多企业赶来捧场,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,帮了学校大忙。
袁副书记说,今年以来全国经济增速放缓,从学校此前对芜湖各大开发区企业调查的反馈看,企业家们对2013年的经济走势预测,也十分谨慎,由此带来的是企业用工数量的减少或增加有限,大学生就业市场与前几年相比,变得严峻起来。而由于高校扩招,这些年每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居高不下,加上往年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加入就业市场,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压力非常大。不过,采访中许多大学生却感觉尚好,他们觉得找一个工作并不难,难的是找一个好工作。
“早、老、新”三管齐下促就业
芜湖职院的领导介绍说,此次校园招聘会,有这么多企业和学生参加,算得上是今年芜湖市高校规模最大的一次校园招聘会,约110家企业提供了超过4500个就业岗位。为了做好今年的学生就业工作,学校“早、老、新”三管齐下,力促学生就业工作不滑坡,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比较理想的“娘家”。
所谓“早”,就是今年的校园招聘会动手早。往年的首场校园招聘会最早也要到11月份才举行,晚一点的要推迟到12月份,今年10月份就开办了。早动手就是要抢占先机,抢占市场份额,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。
所谓“老”,就是充分发挥“老主顾”的作用。与学校联合办学的企业、在学校建立就业合作关系的企业,与学校长期合作建立了比较深厚的感情,在就业市场景气度下滑的情况下,请他们支持学校就业工作,不减少甚至多招本校学生,有效地稳定了学生的“出口”流量。
所谓“新”,就是开拓新的就业市场,在长三角、珠三角地区,物色有规模、有信誉、有前途的企业,建立就业合作联系,向他们推荐学生。
校领导说,三管齐下,从现在看来效果不错,这让他们感到很欣慰。
工作环境成学生就业首要考虑因素
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记者与多位大学生进行了交流。从学生的口中,记者感到,如今大学生选择职业,与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。薪金待遇不再是他们考虑的第一要素,工作环境才是他们最看重的。
老家在阜阳的自动化专业的张同学说,他寻找工作单位,不在乎离家远近,也不很看重报酬待遇,工作环境好才是最吸引他的地方。他说,如果每天在岗位上重复单调的工作,而且缺少人际交往空间,这样的岗位即使待遇很好,也难让他动心。工作具有挑战性、时间相对自由、交际比较广泛,那样的岗位才吸引他。采访中,许多同学的想法与张同学一致,他们坦承,作为现在的年轻人,实在定不下心来做单调枯燥的工作,与待遇相比,满足自己的爱好更重要。
骑马找马的心态很常见。学生们说,其实从招聘会上简单的交谈和观看企业的宣传展板,很难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,待遇到底如何、环境究竟怎样、必须到企业里去工作后亲身感受才能作出真实评判。因此,第一次找工作,他们的想法挺现实,并不期望能找到自己很满意的单位。年轻就是资本,先找个单位工作锻炼自己,不理想的话,再骑马找马。(原文载于《大江晚报》a2版记者王俊杰)